平均每天举办1.5个 会展动员城市资源带动青岛转型升级

来源:九派新闻 发布时间:2021-11-12

  会展,被誉为“触摸世界的窗口”。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会展业是现代城市经济的“助推器”,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开放度、城市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之一。

  作为知名的会展之都,会展业在青岛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。

  “十三五”时期,特别是2018年上合峰会以后,青岛市会展业驶上发展的“快车道”,五年时间先后举办会展活动近1500场,展览面积从2015年的260万平方米增长到2019年的426万平方米,跻身全国城市前六。

  青岛已发展为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区域会展中心城市之一,并多次获得“中国十佳品牌会展城市”等荣誉称号。

  未来五年,青岛会展业如何乘势而上,尤其是在疫情冲击之下如何破局?日前青岛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“十四五”专项规划解读系列发布会,市贸促会就《青岛市“十四五”会展业发展规划》进行专项发布,透露了未来五年的青岛会展业发展目标与路径——

  “十四五”期间,青岛将紧紧围绕建设“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国际会展名城”这一总目标,到2025年,力争全年举办较大影响的会展节庆活动达到550个以上,努力将青岛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海洋会展中心和时尚会展中心。

  明确提出,到2025年,力争全年举办影响力较大的会展节庆活动550个以上。也就是说,届时青岛平均每天将会举办1.5个影响力较大的会展节庆活动。

  01

  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的“成色”

 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,给整个会展业蒙上了一层阴影,青岛会展业同样面临巨大挑战。

  青岛第一时间出台扶持政策,超强力度推出线上会展,最快速度重启线下会展……在全国会展业界打响了信心恢复的“第一枪”。特别是自去年6月份恢复线下会展以来,7个月时间就举办较大规模的展览、会议300余项,在国内城市名列第六,走出了疫情防控下会展发展的“青岛模式”。

  今年以来,青岛会展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,截至目前已举办近300场会展活动。青岛也由此被评为中国十佳会展名城、中国会展品牌城市、中国最具影响力会展目的地。日前在成都举办的2021中国会展城市产业合作峰会暨会展城市竞争力指数发布会上,青岛再次荣获“2020年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展城市”称号。

  会展经济具有很强的溢出效应。一方面体现在其对交通、旅游、餐饮、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带动收入上,属于“产业链经济”;另一方面,其更大的带动效应体现在对其他产业发展的重大推动上,属于“功能经济”。

  这种“溢出效应”,在今年举办的一些展会上已经得到体现。如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期间,总投资118.5亿美元、合同外资50.2亿美元的96个重磅外资项目落地山东,其中有12个项目与青岛签约,计划总投资额29.4亿美元,这对促进“双招双引”发挥了积极作用;上合组织投资贸易博览会达成采购交易额近3亿元,意向采购额近20亿元。春秋两季的青岛国际车展现场销售新车两万余辆,成交金额近30亿元。这一系列大型会展活动对促进贸易、拉动消费带来了强劲的动力。

  城市产业发展水平越高、品牌效应越强,越能吸引高档次级别参展商的加入,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。正如APEC会议之于北京,世博会、进博会之于上海,广交会之于广州,博鳌论坛之于海南,会展业对于重新动员城市资源,促进城市转型升级,都会产生巨大带动性。

  近几年,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、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、青岛·全球创投风投大会这些高端会议品牌,让青岛会展业有了长足发展,也提升了城市知名度。

  在针对一些“大而强”的传统会展项目提质升级的同时,聚焦“小而美”,青岛不断引进新的、专业化的特色展会,如青岛国际机床展、青岛国际水大会、2021山东(青岛)宜居博览会等。虽然展览面积不大,但是这类展会专业性很强,一米的宽度,可能底下是一百米的深度,这类展会背后对青岛相关产业的巨大拉动,也成为青岛持续放大会展效应的重要考量。

  “十三五”五年时间,青岛先后举办会展活动近1500场,展览面积从2015年的260万平方米增长到2019年的426万平方米,跻身全国城市前六。青岛世博城、红岛会展中心两大展馆先后投入运营,全市4大展馆室内可展览面积位居全国城市第4,为青岛会展业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青岛已发展为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区域会展中心城市之一,多次获得“中国十佳品牌会展城市”等荣誉称号。

  02

  青岛的目标愿景:国际会展名城

  大量会展活动的举办,不断提升着青岛会展之都的能级,青岛在会展城市格局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,面向未来,青岛应当朝着怎样的方向前行?

  中国国旅(青岛)西海岸分公司的王邵滨,从事会展行业已有15年。他说,早年全国的会展输入地基本以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城市为主,“那时,青岛的占比非常少,但是最近几年,尤其是上合峰会后,形势有了很大变化,越来越多的商务旅行和重磅会议盯上了青岛,一些目的地管理公司也开始把重要会展输入地从北京、上海转向青岛,青岛的会议接待呈现几何式增长。”

  这样的变化正是青岛会展业精准自我定位的底气。《青岛市“十四五”会展业发展规划》确立了围绕建设“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国际会展名城”这一总目标,着力建设“两个中心”,牢牢把握“三个方向”,加速构建“四大高地”,持续推进“五大攻坚”,深入实施“六大行动”,推动全市会展业高质量发展。

  围绕“一个目标”。目前,全市一年举行的会展活动300余项,到2025年,力争全年举办较大影响的会展节庆活动550个以上。

  着力建设“两个中心”。青岛办会的优势是海洋产业与品牌时尚,因此,面向“十四五”,青岛会展的定位更加精准,即立足青岛产业和资源,努力将青岛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海洋会展中心和时尚会展中心。

  牢牢把握“三个方向”。一是坚持会展市场化发展方向。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,鼓励各类市场化、专业化会展加快发展。二是坚持会展国际化发展方向。遵循国际通行的会展业市场规则,不断提升国际化会展活动的数量和质量。三是坚持会展特色化发展方向,使特色会展成为青岛的城市“标签”。

  加速构建“四大高地”。目前,青岛已经形成青岛国际会展中心、青岛国际博览中心、中铁·青岛世博城、红岛国际会展中心四个专业会展场馆集群,为充分发挥资源集聚作用,青岛提出要结合各自区域和产业背景优势,突出各自定位,实现差异化发展,在此基础上“孵化”新的会展增长点。

  03

  让“硬实力”与“软实力”共同发力

  峰会、论坛、节庆活动等重量级展会密集,城市处于高热度中,“赚足”了全国乃至世界的眼球,且见证众多项目不断落地、交易热度持续攀升。

  当然,各种展会如约而行,对青岛的意义,远远超过那些交易数字本身。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会展不仅是现代城市经济的“助推器”,更是一座城市连接世界的桥梁,是城市展示独特人文风采的“镜子”。会展在更深层意义上,折射的是一个城市的活力、开放度与发展潜力。

  正是从这个角度观察,《青岛市“十四五”会展业发展规划》在给出了“一个目标”“两个中心”“三个方向”“四大高地”这些关于会展“向何处去”的宏观规划后,还给出了“五大攻坚”“六大行动”这些关于“怎么走”的细节描摹与实施路径。

  “五大攻坚”是推进数字会展、绿色会展、智能展馆、招展引会、交通配套持续“攻坚”;“六大行动”则是品牌会展“培强”、重点产业“覆盖”、会展主体“育林”、国际交流“提升”、会展产业“链接”、半岛会展“隆起”。

  面向“十四五”新发展阶段,这些具体的“施工图”,指向明确,即让青岛的会展经济释放更大的产业辐射力、更广阔的空间覆盖性和更强大的整合配置资源能力。

  细致分析,不难发现,“五大攻坚”指向“服务”,“六大行动”指向“开放”,这些细分要素均暗合“开放”“服务”这个关于会展的核心要义。

  一般来说,城市对外开放程度越高,各种资源交换和流通层次就越高,会展产业也越发达。对青岛来说,“开放”是刻印在城市身上最深的印记,亦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,这座靠开放成就的城市,同时也应该是在不断扩大开放中彰显功能、地位和作用的城市。

  以品牌“培强”、产业“覆盖”、主体“育林”、交流“提升”、会展“链接”为切入口,青岛正借一个展会折射与一座城的密切关联,进而提升这座城市在世界经济浪潮中的参与度。

  作为第三产业的联动枢纽,会展经济可以说覆盖了整个第三产业的四个层面,流通性、服务性、文化性和公共服务性。正是由于会展经济巨大的产业关联性,因此它的发展又离不开城市公共交通、通信、旅游餐饮、信息传媒等行业的支持,这考验着城市在“硬实力”上的基础配套建设水平,也考验着城市在“软实力”上的服务与管理水平。

  推动青岛会展业数字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升级,为展会举办营造更加便利、舒适的服务环境,让“硬实力”与“软实力”共同发力,是指向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,也指向城市的现代治理,其实实在在的成效,最终将转化为市民、参展商、论坛嘉宾等对这一座城市软实力的具体评价。因此,不断提升城市服务会展经济的能级,是发展会展业的重中之重。

  疫情之下,会展业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挑战,处境艰难,但也面临着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等机遇,新业态、新模式不断涌现,只要敢于打破路径依赖,善于拥抱新机遇,未来一定会更好。

  前路漫漫,青岛还有很多功课要做。

在线留言